【境界】正邦董事長林印孫談民營企業家的雄心,良心,愛心!
發布時間:2019-11-01 09:17:38 | 查看: 19521次
正邦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林印孫發言
10月25日,中央統戰部首期中共黨員民營企業家“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”專題研討班舉行結業式,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、副主席李兆前講話。正邦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林印孫作為學員代表,圍繞研討班主題作交流發言。
結業式上,林印孫作發言《民營企業要有造福人民的雄心服務人民的良心奉獻人民的愛心》時表示,“以人民為中心”,是習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首次提出的發展思想。作為一個民營企業,“以人民為中心”,要有“雄心”把企業規模做大,造福人民;要有“雄心”把企業質量做優,造福人民。要以“良心”確保產品安全,要以“良心”保護生態環境。要用“愛心”去扶貧,要用“愛心”做公益。
中央統戰部首期中共黨員民營企業家“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”專題研討班舉行結業式
發言全文
民營企業要有:造福人民的雄心 服務人民的良心 奉獻人民的愛心
——談談中共黨員民營企業家如何踐行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發展思想
正邦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 林印孫
各位領導、各位同仁:
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發展思想,是習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首次提出的。我認為,作為民營企業來說,“以人民為中心”,不是一句口號,不是一個概念,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。一個民營企業家真正“以人民為中心”,就要把人民裝在心中,體現在企業的發展宗旨、商業模式和經營方式之中。這就需要黨員民營企業家不忘入黨初心,也需要廣大非黨的民營企業家檢視校正創業初心。現在,我結合正邦的實際,結合農業行業的實際,結合民營企業的實際,談談我的體會。歸納起來,民營企業家“以人民為中心”,就是要在黨的旗幟下,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,秉持一顆雄心、胸懷一顆良心、奉獻一顆愛心,投入到實業報國的偉大事業之中。
一、民營企業要有造福人民的“雄心”
不斷做大做強做優企業,是民營企業回報社會、服務人民最基本的要求。我是一名老黨員,創業前擔任臨川區糧食局黨委委員,對黨充滿感情。我之所以下海創業,并以工業飼料為主要業務,就是為了促進養殖產業專業化、規模化發展,提高農業效益,造福人民大眾。2009年,正邦集團已經躋身中國500強,為了適應“把小公司做成大公司,把大公司做成大家的公司”的需要,集團成立黨委,我又兼任黨委書記,每年主動向當地黨委述職,請求指導、接受監督,目的就是保證企業在正確的道路上勇往直前,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。
民營企業要有造福人民的“雄心”,主要體現在兩點:
一是有“雄心”把企業規模做大,造福人民。一個民營企業,如果沒有一定的規模,就沒有一定的效益,就沒有一定的貢獻,就沒有一定的示范引領作用。23年來,正邦永不滿足、永遠向前,不斷提升奮斗目標,發展到480家分子公司、年產值780億元的集團公司。憑借如此規模,安置了5萬多人就業,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優質農產品,為保障食品供應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二是有“雄心”把企業質量做優,造福人民。企業的質量,是企業的靈魂,是企業的綜合實力,亦是企業的精神和文化。企業做大了,只是體量上的,還要從黨建、品牌、科技、管理、創新、金融等方面把企業做成優質企業。正邦設立正邦科學院,創造了一大批科技成果,發展方式從制造型企業轉型到平臺型企業,從簡單機械作業發展成為國家高科技企業,引領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。適應社會變革,探索出“投資人才”、“產融結合”、“互聯網+農業”等商業模式,激發了市場活力,提高了傳統農業的綜合效益。主發起設立了江西省第1家、全國第18家民營銀行——裕民銀行。2012年,正邦集團黨委榮獲“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”稱號,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畜牧行業先進企業、全省優秀企業。
二、民營企業要有服務人民的“良心”
人民不是虛化的,而是具體的,他們是我們的顧客、我們的用戶、我們的鄰居、我們的下屬,與企業緊密相連。民營企業要有一切對人民負責的社會良心和經營理念。為了人民的健康、為了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,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,決不能視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兒戲。
民營企業有服務人民的“良心”,重點為兩個方面:
一是要以“良心”確保產品安全。企業是做產品的,無論是工業產品,還是農業產品,或者是服務產品、金融產品,一個最基本的底線、最起碼的良心就是產品安全,否則,就背離了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發展思想。尤其是農業食品企業,確保食品安全,更要有良心,更要有良法。正邦一方面在產業鏈分工中,按照標準化流程,組織和幫助農民生產,從源頭上控制農產品的安全,建立起一條完整的安全食品供應鏈。另一方面,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追溯體系,使每件產品擁有“身份證”。這既是讓消費者擁有知情權的一種方式,也是正邦對食品安全的莊嚴承諾。
二是以“良心”保護生態環境。工業化生產容易產生污染,對此企業并非束手無策。如果企業愿意真心實意、真金白銀去保護環境,還是有所作為的。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養殖污染問題,正邦一方面增加環保投入,另一方面創新了種養結合、生態循環的綠色發展模式。在養豬場設立有機肥廠,將畜禽糞污加工成有機肥料,既變廢為寶,實現了環保增值,又促進了當地有機農業發展。在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的同時,正邦注重源頭防控,研發了一系列無公害、環保型飼料、獸藥、農藥。示范帶領廣大農民,大力發展香樟、油茶等林業產業,把荒山野嶺變成了金山銀山。
三、民營企業要有奉獻人民的“愛心”
民營企業要健康發展,在市場上立足、在社會上樹立好聲譽,既要遵紀守法辦企業、光明磊落搞經營,還要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扶危濟困活動,向人民奉獻愛心,體現企業的責任擔當。
民營企業有奉獻人民的“愛心”,關鍵在兩項事業中下功夫:
一是用“愛心”去扶貧。貧困限制了消費,也抑制了企業生產;對貧困現象無動于衷,是“先富者”的恥辱。黨中央發起脫貧攻堅戰,民營企業責無旁貸。在脫貧攻堅的決勝時期,習總書記指出,扶貧開發貴在精準,重在精準。用“愛心”去扶貧,就要了解貧困戶的痛點和難點。正邦針對不少貧困農民在脫貧路上缺資金、缺技術、缺項目、怕風險的實際困難,摸索出 “四提供兩擔保”的產業扶貧模式,累計帶動了100萬農民增收脫貧。2017年,正邦榮獲全國“脫貧攻堅獎奉獻獎”、全國“萬企幫萬村”先進民營企業獎。
二是用“愛心”做公益。民營企業的發展和壯大,是黨和人民支持的結果,“致富思源、富而思進,義利兼顧、以義為先,扶危濟困、共同富裕”的光彩精神,應該成為民營企業家的共同追求。近年來,正邦參加了15次全國性的“光彩事業行”活動,幫助企業所在地改善基礎設施,捐款數千萬元。牽頭成立了阿拉善SEE社會公益組織,開展生態保護工程,在江西保護鄱陽湖江豚,在西北治理沙漠荒漠,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。
民營企業許多成功案例的事實證明,一個民營企業踐行“以人民為中心”,就要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樹“雄心”、有“良心”、獻“愛心”,就能健康發展、基業長青!